今天,我们在体育馆为2018届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。首先,我代表学校向你们圆满完成学业、完整地经历了自己的大学这个人生阶段,表示最热烈的祝贺;向你们在这三年、四年学习中,付出辛勤汗水培养你们的全体老师和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!
今年,我们有6123位同学毕业。每年的毕业典礼,作为校长在这里给同学们讲话,我的心情从来都是复杂的。有喜悦,喜悦的是你们经过三年、四年的刻苦学习,完成了自己的学业,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,马上就要走向社会,投入到我们国家建设的大潮中去,为我们的国家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你们自己的贡献。有不舍,不舍的是你们几年的学习,和学校、老师、同学之间,都结下了不舍的友谊,不忍心大家离开这座校园,这份不舍之情,也是永久的,也是深沉的。所以,在这个时刻,要跟大家讲话,是很困难的。
在四年的过程中,学校努力地改善各种条件,在为同学们做更好的服务,我们也对大家严格要求,鼓励大家刻苦学习,对大家提出过批评。但是所有的事情,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,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同学们在这四年过程中,可能有很多的抱怨,有很多的意见,有很多的不满,有很多的诉说。但这一切,在我们毕业时候,都暗淡了下去。你们在人生中很快就会发现,在外事学院学习的时光,将成为你人生最美好的和最值得回忆的时光。现在没有离开校园,可能还感受不到,或者只有一点点留恋,还没那么多的感受,或者有些同学,连这点留恋都没有,只想着赶紧冲到工作中去,但当你们真正走向了社会,一天一天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定会想起我今天说的话。
毕业典礼上,校长总是要给学生一些期望和嘱托,希望同学们记住点什么,我想,我也不用讲太长、太多,希望大家能记住我下面说的话。
第一句话,要做好事,必先做好“人”。我们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,老师、学校不断地给同学们强化一个意识,那就是一定要注重行为养成,我们建立了正蒙导师,要求他们下到宿舍去,分楼层跟同学们接触,这些努力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希望他们言传身教,影响学生们的行为,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,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是非价值判断,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这个非常重要。大家可能在学习、工作过程中,更多的关注自己学的专业,关注将来的工作、收入,甚至有些要创业,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改变,希望自己能够成功,学校也同样希望你们成功。因为校友的成功就是学校的成功,但是怎么样才能成功,什么样的人能够站在成功的舞台上,一定是从个人的修养、个人的作为开始。没有做好“人”,没有强化自己修养的同学,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德积淀,所以外事学院建立了七方书院,把培养雅乐之人当做学校的核心目标。什么叫雅乐?就是知行合一、有利于社会、有利于他人,所以希望大家在毕业以后,一定要去做好一个人。
第二句话,一定要有大胸怀、大格局。我们时时刻刻要清楚做事做人的出发点和衡量点是什么。今天的世界有很多的口号,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代表的,应该说是一个群体,还有其他的国家,打出了“国家利益第一”的口号。哪个国的人就要哪个国第一,我觉得这不完全正确。我们要怎么做呢?我们真正要做的,就是我们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任何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出发点,应该有包容世界、心装人类的胸怀,应该以人类命运的共同发展来衡量一件事情的优劣和好坏,而不是以任何一个团体为某个集体,更不是某个人的发展来衡量。因此大家走向社会以后,在做一件事情、衡量一件事情的时候,一定是从人类的命运出发,要有大世界,要有大胸怀。“海纳百川”是外事学院多元集纳的文化沉淀,大家不能把我们“多元集纳
自强创新”的校训,只背在嘴上,也不要只把“化鱼成龙”当做一个口号。要海纳百川、胸怀世界、胸怀全球、胸怀人类,才有可能做成一个真真正正的、我刚才说的做好人,只有做了好“人”,才能做好事。
第三句话,始终保持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。我们在外事学院中要求大家养成的既普通又简单的习惯,要始终保持。我在正蒙导师的会上,给老师和同学们写了几句话,写给我们学生的叫“为生律己歌”,写给我们老师的叫“为师修己歌”,基本的内容是一样的,只是由于身份的不同,在个别的字词上改了一改。其中有非常简单的话,那就是“见面问声好、弯腰捡纸巾”。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句话,有人说,见面问声好,弯腰捡纸巾,这么简单的事情,还要写在歌里吗?还要再来强调吗?但我们每个同学、每个老师扪心自问一下,自己做到了没有?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,几十年来持恒做了的有多少人?在公共场合碰到同事、同学,哪怕是个陌生人,我们打过招呼没有?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点头、一个微笑、一个示意、一个礼节,做过没有?当我们路过马路,看见地下有烟头和纸屑的时候,有没有弯腰想捡起来的意识?我希望大家“天天留笔记,日日抚瑶琴”,为什么要留笔记,就是我们孔圣人说的: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我们做不到一日三省,能不能一省?我们每天反思一下自己,今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;今天做的事情,哪些是有意义的,哪些是没意义的;哪些是对的,哪些错的;哪些是应该的,哪些是不应该的。做错了不要紧,没做也不要紧,要紧的是明天必须把它改正过来,明天必须做。明天怎么才能改正?就是反思。我们要用我们学过的王阳明讲的良知之心来照亮自己,看看我们今天是不是诚实,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功利的目的,是不是出自本心,有没有那种损人利己之心,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小团体或者个人来牟利的行为,有没有不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行为。没有这些反思就不可能有进步。这些反思就是用文字把它留下来,如果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,必然对你毕生有益。如果做不到天天写,至少做到天天想,如果想都没想,没有反思,你就不可能有一个人生预期的目标,也不可能获得成功。
那么,我们让大家“见面问声好,弯腰捡纸巾;天天留笔记,日日抚瑶琴”,只是提出明道修身的一些具体形式,不要去钻它的字眼,要从它的本质去理解。我们很多老师在正蒙学习期间,正好学校下雪,学校没有安排铲雪,他们自己组织起来,把马路上的积雪都铲得干干净净。我们好多同学自己动手修宿舍厕所的水龙头、换电灯泡、粉刷装饰潮湿漏水的墙壁。我们很多同学自己学围棋、书法等传统文化,还在不断地学西方哲学,通过各种途径来修炼自己、提升自己。所以,大家在学校形成的这些良好的习惯,我不希望大家离校以后就忘了它,而是能够把它刻在自己的心里,能够化为自己的行动,真正地能把“爱岗敬业,感恩奉献”这样的校风带到社会、伴随终生,这才叫外事学院的学生。
我在很多时候讲,我们同学和学校的关系,就像同学和父母的关系,一日成就,终生无改。当你出生在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员,当你从这个学校毕业,就打上了这个学校的烙印。所以学校和学生,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。校荣则生荣,生荣则校荣。我们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取得骄人成绩,铸就了外事学院的辉煌和声誉;外事学院的不断发展,也为同学们在社会上的打拼带来了力量。希望同学们在毕业以后,能够成为我们的优秀校友,继续关心和关注学校的发展,学校也会继续、终生的关注同学们的发展。所以还是那句老话,今天你以学校为荣,明天学校一定是以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的卓越贡献,以自己的踏实成就的辉煌而光荣。
衷心祝愿同学们,希望同学们能为各自将要服务的单位,为我们各人所在的地区,为我们的国家,为整个人类的命运做出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贡献!